黃連種植技術要點
發布時間:2018-8-13 瀏覽量:1893
黃連是名貴中藥材之一。近年發展起來的“林下栽黃連”技術較搭棚栽培方法省工、省材,節約投資,勞動強度小,經濟效益高。
種植技術要點
“黃連喜歡生長在高山涼快的地方,生長中忌強光、高溫、干燥、積水,因此栽培時,選好地是種植黃連成功的首要條件!碑數匾晦r技人員告訴筆者,種植黃連時還要注意以下事項。
育苗 育苗時最好選擇濕潤肥沃的雜木林地或二荒地,砍除雜草和不需要的條木入土作為肥料。挖130厘米寬的高畦、間隔的溝寬30厘米,畦面平整、呈弓背形。將貯藏的種子、拌好20—30倍腐殖質土、均勻撒在畦面,再撒一些牛糞粉或草木灰作為基肥。當苗子長出3片葉時,可結合除草追施清糞水或1:1000:尿素液,夏季可培土保苗。
選地 最好選擇較大的林地種植,以終年不落葉的四季樹林最好,有利于黃連生長。選腐殖質深厚、富含有機質、上松下實的土壤種植,不宜選黏重的死黃泥、白鱔泥土。
整地 整地前,清除土壤表面的殘枝、落葉、石塊等,林內竹根、小樹根以及茅草根也要清除干凈。整地時切忌深挖,注意傷到樹根,樹周圍缺土的還要培土,不能讓樹根露在外面。
移栽 林下栽的黃連苗應選12片葉子以上的苗子進行移栽。移栽時間,如果是常青樹、針葉林地,每年清明節就可以開始移栽;闊葉林地則要等到樹葉長出新葉后栽植。
田管 畦面保持無雜草,做到除早除;夏季要勤澆水,注意保持土壤水分。施肥時,栽后第一、二年以氮肥為主,后期以施磷、鉀肥為主。當黃連苗成活后,每畝用餅粕肥25公斤拌熏火土撒一層在畦面上,每年秋天可以施一些農家肥。
防蟲 黃連夏季易患各種病蟲害,應及時有針對性的防治。白粉病多發生在新種的黃連上,先起雪白色粉,后呈水浸狀,葉子逐漸變成紅暗褐色。此時,可先澆一些豬糞水,增加營養、使苗返青,再用0.3~0.5波美度石硫合劑噴灑防治。黃連的獸敵很多,如鹿子、鼠類等,容易危害黃連嫩葉、花薹及種子,有的也損害根狀莖,一般發生在12月至第二年4月期間。防鼠,可用磷化鋅和玉米粉按1:20拌成毒餌撒于田間或鼠洞內。
采收 栽種黃連五年后可以收獲。開挖時,要整株挖出,再抖掉泥沙、剪掉須根,將須根和葉子曬干,可以給家畜吃,增強免疫力。